4006-686-166
王菁律师,中山资深劳动律师,现执业于***律师事务所,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秉承诚信、谨慎、勤勉、高效的执业理念,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name律师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来,恪尽职守,为当事人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法制建设尽了绵薄之力;在办案中不畏权贵、据理力争、维权护法,受到当事人和法院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如果员工就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发生了劳动合同争议,那么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有哪些呢有什么处理依据呢需要提供什么证件呢针对这些疑问,为您整理了以下最新关于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方式的相关资料。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一、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有哪些
1、协商
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
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仲裁
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
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除了上述一般特点之外,有些合同还具有其自愿的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解决时可能会援引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二、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依据
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第24条、第26-28条、第32条、第79条、第82条、第83条、第91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15条、第2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处理集体劳动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第51-56条,及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定》。处理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57-67条。处理非全日制用工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68一72条,及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处理经济补偿金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47条、第85条、第87条,《违反和的经济补偿办法》。处理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4条。
三、劳动合同争议需要提供的证件
劳动争议案件
1、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
2、劳动仲裁委员会对起诉方裁决书的送达日期。
3、劳动关系的证明: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雇佣关系的证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提供工作起止日期及相关证明或当事人其他协议。
涉及企业
1、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的决定、通知。
2、按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处罚的,应提供相应的规章制度。
3、职工违章违纪的有关证据材料。
4、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情况。
5、涉及培训费的,用工单位必须提供支付培训费的具体依据及必须服务期限等。
6、涉及住房补贴费的,分房单位须提供分房日期及住房补贴费的具体数额及必须服务期限等。
追索劳动报酬
提供劳动起止日期、所欠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等有关证据。
劳动争议的举证内容
1、企业交纳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的有关证据。
2、职工的工资奖金情况。
3、职工伤势鉴定及医疗费单据。
以上就是为您整理的最新关于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有哪些相关资料。如果员工与用人单位发生了劳动合同上的争议,可以调解。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再进行诉讼。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核心提示:浙江省高院联合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发布《浙江省劳动争议仲裁与审判白皮书》。《白皮书》在回顾总结2008至2012年我省劳动争议纠纷的仲裁和审判情况,评述我省劳动关系现状同时,还公布十大典型案例,并就近年劳动争议纠纷中出现疑难问题作出解答。
省高院民一庭庭长蒋卫宇介绍说,目前劳动争议案件仍在高位运行,近5年间全省法院共计收案94297件。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中,拖欠劳动报酬纠纷比重,由以往的80%甚至90%下降到60%左右。
王某是外来务工人员,2012年1月1日进入某酒店从事服务工作。合同约定:王某以其个人缴纳社会保险部分承担过多为由,书面承诺放弃酒店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酒店每月支付王某社保费补贴200元。同年10月,王某听说社会保险可以全国转移,又要求酒店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酒店以有约在先为由予以拒绝。同年11月,王某以酒店未为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补缴社会保险费和支付经济补偿。同月,王某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仲裁委认为,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性赋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不属于当事人双方可以约定的事项。本案双方约定的放弃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协议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因此,王某要求酒店补缴社会保险费的请求,应予支持,但王某同时应返还酒店支付的每月社保费补贴。此外,酒店未为王某缴纳社会保险费是因王某个人原因造成,不可归责于用人单位,劳动者以此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没有法律依据。
问:劳动者不愿意缴纳社会保险费,并书面承诺放弃参加社会保险费的,其法律后果是什么
答:该书面承诺无效。劳动者可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不予支持。